三品王在南宁已家喻户晓。曾先后获得“广西名小吃”、“消费者信得过单位”、“全国绿色餐饮企业”等称号。三品王公司2002年制定了1368工程目标,即:用一年的时间在广西打响三品王品牌,完善管理机制和营运模式;用三年时间在中国南方城市推进三品王连锁店的发展;用六年的时间向中国北方城市推进;到2008年时在北京开连锁店;用八年的时间即到2010年时,在国外也能吃到三品王牛肉粉。他用了十年时间,把小小的牛肉粉店发展成价值几千万的米粉快餐连锁企业,更成为广西餐饮界与国外上市公司合资经营、管理品牌的第一家。南宁知名粉店三品王的创始人杜晗讲述三品王的成功经验说:“现在,我和三品王都在转型升级,投资分析、人流量调查等;品牌部则负责消费驱动调查,包括价格敏感度、顾客微博统计等,随时掌握顾客和品牌的动向;此外,还设立了品质控制部,由专职人员每天严格把控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,严保食品安全。开店就快,有效提高市场占有率”。三品王的本地管理人员有“国际范”变化,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来办公,年薪10多万元的大有人在。餐厅员工也签订劳动合同,全员购买五险一金。作为CEO,董事会给杜晗定下5年盈利目标,从2012年到2015年分别为200万、400万、700万、1100万,他对此是既好奇又兴奋,可是也感觉标准高、要求多、压力大。按照证监会规定,企业必须三年连续盈利以及累计盈利超过3000万元,才能在中小板上市。在菲律宾等海外市场同样也有门槛。现在三品王距离上市盈利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。“我必须背水一战把三品王发展壮大。”杜晗说,近期三品王还调整了产品的结构,去掉一些顾客不喜欢的品种,招牌牛肉粉恢复为原汤配送,以此吸引更多的顾客。
作为广西第一家被国外上市企业收购股份,并且合作管理品牌的餐企,三品王的经历、经验都被业界关注。杜晗说,回头看才发现,自己在收购、合并过程中确实有些失误的地方。在与“快乐蜂”谈股份价格时,他提出,三品王在南宁和柳州两个地方有34家分店,算下来当年能创造近千万的净利润。“快乐蜂”没有马上出价,先派了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过来给三品王“体检”,最后算出来的结果极大地出乎杜晗预计。他后来才知道,费用核算是有弹性的,比如说摊提和折旧费,价值100万的机器,3年折旧就是每年33万元的费用,如果按5年来算就是每年20万元,“在资本市场里,不仅要守规则,更要熟悉规则。当时我失误在没敢请自己的会计师团队和律师”。
在经营了六年后,菲律宾最大的食品服务公司快乐蜂(JollibeeFoodsCo.)把当初收购来的广西米粉连锁公司三品王给卖了,快乐蜂全资子公司JollibeeWorldwidePrivateLimited以9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剥离了其在三品王所持有的全部55%的股权,出售给合资伙伴广西宗锴餐饮投资有限公司。快乐蜂在一份声明中说,剥离三品王的股权将使公司能够专注于永和大王的经营,“将资源集中在具有更大潜力的业务上”。杜晗从2017年开始重新拿回55%股权后,以上市为目标,经过一年的努力,年销售额约2亿元人民币,现拥有超过800名员工,门店已达93家,纳税超千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