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留美生活——陪读后做全职太太“辅佐”丈夫在美创业
1995年8月8日,23岁的邯郸姑娘王宏艳和25岁的合肥小伙杨浩然结婚,之后杨浩然赴美留学,王宏艳陪读。杨浩然硕士毕业后进入一家名企做IT工程师,年薪12万美元。他们成了中产阶级,王宏艳辞职当起全职太太。
杨浩然夫妻,和杨浩然的弟弟、同为留美IT工程师的杨浩涌都住在硅谷附近。2004年,硅谷里的很多人离职创业,杨氏兄弟也寻思着创建一家互联网公司。当时,美国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叫Craigslist。王宏艳说,丈夫提出把Craigslist的模式复制到中国。因担心他人抢先实施,杨浩涌辞职,于2004年底回国来到北京筹建“赶集网”。王宏艳说,小叔子回国期间,丈夫杨浩然利用业余时间设计出了“赶集网”最初的界面。2005年3月20日,赶集网正式上线,半年后做到了同类网站的北京市场占有率第一。
(二)劳燕分飞——离婚方知内情丈夫竟持赶集网半数股权
王宏艳说,“赶集网”幸运地通过Google挖到第一桶金,杨浩然分到了百万美元,但他并不甘心一辈子只是个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人。2007年11月,杨浩然携妻儿回国和弟弟一起发展“赶集网”。在妻子王宏艳眼里,丈夫原本只是个“普通人”,但当上赶集网总裁后,她发现丈夫对自己渐渐态度冷淡。她暗中观察,发现他和不同女人来往的蛛丝马迹。“我俩的财产基本都控制在他手上。我感觉事情在往危险的方向飞速发展。我必须先出手,保护好自己。”2009年1月9日,王宏艳率先向美国法院递交诉状,要求离婚并分割在美国的存款和房产。2010年3月,双方即将签署离婚协议时,杨浩然突然提出要在协议上加一句话:鑫秀伟烨公司的股权系杨浩涌赠与杨浩然,归杨浩然个人所有。鑫秀伟烨公司正是“赶集网”的运营公司,股东为杨浩然和杨浩涌,二人分别持股50%。
(三)争夺股权——丈夫将股权“拱手送人”王宏艳起诉欲确认无效
王宏艳这才意识到,赶集网股权可能也是夫妻共同财产,于是向法院申请回国调查。2010年8月,美国法院判决双方离婚,财产分割问题另行处理。后经王宏艳申请,邯郸市中院确认美国离婚判决在中国生效。回国后王宏艳发现,赶集网已从2009年4月开始盈利,2009年收入上千万元,预计2010年年收入过亿。而杨浩然在美国离婚诉讼期间,已经将公司股权转让给了弟弟。股权转让后,鑫秀伟烨公司变成“自然人独资”性质。2010年8月,王宏艳将杨浩然、杨浩涌和北京鑫秀伟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起诉到海淀法院,请求确认杨浩然“恶意转让股权”的行为无效。
(四)再生诉讼——杨浩然诉婚姻无效
股权之争中止审理“股权转让”案原定于2010年10月18日开庭。出乎王宏艳意料的是,杨浩然的律师当天一到庭就告诉法官,杨浩然6天前到西城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婚姻关系无效,因此请求海淀法院中止审理。杨浩然的理由是:两人不是亲自领的结婚证,不符合法定的婚姻登记要件。而所谓的证据,是安徽当地民政部门的一份书面证明。上面显示,“结婚档案因遗失无法查找”,“双方均未到场办理登记手续”。为此,海淀法院当庭宣布中止股权纠纷案的审理,待西城法院案件审结后再恢复审理。
杨浩然在诉状中将前妻王宏艳的住址写成“美国”。王宏艳告诉法官,自己一直都在国内,2010年4月起一直住在邯郸某区。鉴于此,2011年8月,西城法院裁定此案归邯郸市某区法院审理。后邯郸某区法院宣布对确认婚姻无效案不予受理。因为按照司法解释,是否亲自领结婚证不是婚姻无效的法定情形。但案件还没完。杨浩然又上诉到邯郸市中级法院,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。王宏艳的律师称,鉴于股权纠纷案情的复杂性,彻底审结可能还要一年多的时间。王宏艳称,股权纠纷案中止审理期间,杨浩涌已将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赶集网副总裁刘洋。
(五)点评
企业是企业家的生命,企业家的核心资产是股权,而股权的价值根源于企业的价值。企业家必须处理好婚姻与企业的关系,两者相得益彰。杨浩然离婚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导致12年赶集网上市受挫,第二年58同城赴美上市,2015年58同城收购赶集网,是企业家因家庭将企业拖入深渊的典型教材。为防范婚姻纠纷对企业的影响,企业家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:
(一)签订婚前协议,避免企业家婚前个人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混同;
(二)完善公司治理结构,避免公司财产与个人财产混同;
(三)通过公司章程特别条款避免股东离婚诉讼带来的潜在风险;
(四)设立股权信托;
(五)避免“夫妻店”经营管理模式。